西吉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感动这部4集微纪录片,唱响了自强不息 [复制链接]

1#
“平凡的人做伟大的事。”“扶贫先扶志,教书如救人。”“赞扬所有努力生活的人!”在这个寒冷的12月,社交网络上一个关于宁夏西吉的系列微纪录片却带给人们很多温暖与力量,赢得了许多充满鼓励和善意的评价。


  这个微纪录片的主题名为“凡人歌”,将镜头对准了西吉乡村里那些普普通通但又自强不息的人们,讲述了4个发生在大山里的感人故事。


  54岁的马福荣是一名患有重症肌无力的乡村教师,从年至今,他一直在宁夏西吉县小岔小学任教。他一直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把孩子们送出大山是他毕生的追求。27年来,他坚守于此,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在家乡等待着孩子们长大成材的好消息。


  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尹西连是一名机械工人,平日里靠给村民修理机器赚钱养活一家五口。最近他成了村子里的红人,因为他发明了一个可以提高农民耕种效率的机械。在现实生活之外,他还对艺术有着极大的热情。相比身体上的残疾,精神上的苦闷给他带来的痛苦更大。


  来自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王正娴、杨喆军、荣星喻,是宁夏西吉县三合中学的支教老师,去西部山区支教是这三位95后年轻姑娘的梦想。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颠覆了很多她们过去的想象,给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西北之行于她们也将会是终身难忘的青春回忆。


  在宁夏西吉县震湖乡*岔村,胡正烈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叫做“赶路人”。作为村子里唯一的村医,他每天背着药箱,骑着摩托车,为村民的健康四处奔波。从父亲那里接过村医的接力棒,他肩负起了乡村医生的光荣使命。而使命的背后,也有数不尽的心酸。


  这就是“凡人歌”所呈现出的4个小故事,每集大约10-12分钟,主角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都发生在西吉。在大主题下每一集都有一个单独的小主题:大山里的筑梦人、电焊铺里的唱戏声、来自远方的微光、乡村里的赶路人,精准地概括出了故事内容。


  该系列微纪录片由宁夏十行视频与澎湃新闻合作推出,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影视公司,十行视频的作品总是多一些情怀,他们拍摄的首部微纪录片《安土》,讲述了一位生活在西北乡村的老人在老伴去世后被女儿接进城当天的故事;系列微纪录片《人间食事》讲述了西北大地上人和食物间的情感故事;《凡人歌》则再次将镜头对准家乡的故事,展现了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精神,发出了对平凡生命的赞歌。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想要记录有温度的生命,是一种本能和审美。


  团队主创之一张瑜告诉记者,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整个国家乃至世界一同经历了磨难,人们从未这样深切地渴望平凡,意识到平凡如此可贵。寂寂无名的普通人,默默发挥着光和热,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灰心丧气,带着不平凡的精神,在努力地生活着。


  “《凡人歌》系列其实拍摄于年的3、4月份,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发布,一年多过去了其实我们再回头看这几个片子,并不是特别满意,在拍摄技术上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但却又真真切切地被这些生命力打动了,所以决定在这个特殊的年末发布,也正赶上了西吉退出贫困序列。”张瑜告诉记者,在拍摄过程中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些主人公在精神层面的渴求,吃饱穿暖已经不成问题,他们精神上更需要被人认可。“视频发布后哪怕外界的
  微纪录片这一新型纪录片形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到每个人的身边,记录典型人物,宣传地方风物,传承文化记忆,聚焦特别主题,定格了多彩中国的一个个精彩瞬间,用镜头把各地的亮色呈现在受众眼前。相信《凡人歌》中这些平凡主人公身上展现出的不平凡的精气神儿,也一定与西吉这片土地的坚韧和顽强密不可分。(宁夏日报记者 姜盼)

这张凌晨2:38的外卖订单火了!宁夏一名10岁男童掉入冰窟,结果......

来源:宁夏日报

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