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气翻越脱贫路上六盘山专访宁夏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精细诊疗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固原市委书记张柱

从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到家境殷实、迈向小康,从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从水贵如油、出行靠走到户户通自来水、村村通客车,从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从荒山秃岭到高原绿岛……固原市扶贫开发实现五方面历史性变化

深入开展“大干天,确保西吉县脱贫摘帽”行动,举全市之力,坚决攻克西吉县这个最后堡垒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脱贫攻坚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延长链条,向特色产业转变、向优质产业转变、向致富产业转变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磊曹健何晨阳

“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即将翻越脱贫路上六盘山,迎来全面脱贫。

固原市作为西海固核心区,经过多轮扶贫开发,在脱贫攻坚方面成绩突出,当前全市干部群众正一鼓作气,尽锐出战,为攻克最后贫困堡垒冲刺。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实施了‘三西’农业建设、‘双百’扶贫等中长期扶贫工程,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固原市同全国一样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固原市委书记张柱说,固原市贫困人口已由年的44.8万人下降到年的人、贫困发生率由35.2%下降到0.59%。

五方面实现历史性变化

《瞭望》:历经“三西”扶贫开发、“八七”扶贫攻坚等,固原市扶贫开发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张柱:固原市扶贫开发实现了五个方面历史性变化。

一是实现了从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到家境殷实、迈向小康的历史性变化。曾经的固原,吃饱穿暖是群众最奢求的事。如今,忍饥挨饿、生活困顿的问题一去不复返。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是年93元的倍、年元的2.27倍;农村家庭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元,是年元的2.05倍;恩格尔系数从年的64%下降到29.8%。

二是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曾经的固原,十年九旱、十年九歉,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如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6︰13︰21,年为17.6︰19.4︰63,改变了农业经济“一头沉”的现象,粮食产量由26万吨提高到87万吨以上,形成了百万头肉牛养殖基地、百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百万亩特色种植基地、50万亩供港蔬菜基地,农牧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

三是实现了从水贵如油、出行靠走到户户通自来水、村村通客车的历史性变化。曾经的固原,农村吃水主要靠集雨和土圆井,大部分农户住在土窑洞、土坯房,人担驴驮是农村唯一的运输方式。如今,公路总里程达公里,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柏油(水泥)路、通客车,农村居民每百户汽车拥有量由年的3辆增加到年的31辆。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惠及万人口,农村自来水入户率95%以上,安全饮水保障率达到%。累计改造农村危窑危房16万户,农村居民全部住上了安全住房。

四是实现了从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的历史性变化。曾经的固原,一孔窑洞就是一间教室,两间土屋就是一所小学;“小病扛,大病拖”“脱贫三五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如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五县(区)全部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认定标准。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3%和98%,大病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

五是实现了从荒山秃岭到高原绿岛的历史性变化。曾经的固原,生态环境恶劣,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76%。如今,全市林草覆盖率达73%,森林覆盖率由年的5.4%提高到年的28.4%,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16%提高到73%,年平均降水量由mm提高到mm,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到天。

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瞭望》:西吉是宁夏最后一个未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当前为攻克这最后的深贫堡垒,固原市采取了哪些针对性举措?

张柱: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开展“大干天,确保西吉县脱贫摘帽”行动,举全市之力,坚决攻克西吉县这个最后堡垒。

一是强化市级领导包乡督战,自治区党委书记陈润儿同志亲自挂帅督战西吉县,我联系督战西吉县,19名市级领导每人包抓一个乡镇、指导一个行政村、帮扶5户贫困户,督促指导和协调所包抓乡镇和联系村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帮助帮扶户解决生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际困难。

二是强化市直部门包村帮扶,采取“一托二”的方式,在市直部门各单位继续做好原有包扶村帮扶工作的基础上,再安排30个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帮扶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各单位的班子成员每人再联系3户贫困户,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